興旅為撤縣增色強旅為建市添彩
——“潛山縣改市、我們要改變”之旅游發展怎么變
來源:市旅發委 作者:旅游發展調研組 編輯:陶樹明 熱度: 480
關鍵字:
導讀:興旅為撤縣增色強旅為建市添彩——“潛山縣改市、我們要改變”之旅游發展怎么變跟隨改革開放的鏗鏘步伐,寂寞天柱山走出深閨,亮相于全國
興旅為撤縣增色 強旅為建市添彩
——“縣改市、我們要改變”之旅游發展怎么變
跟隨改革開放的鏗鏘步伐,寂寞天柱山走出深閨,亮相于全國乃至全球人的視野,特別是近年來,天柱山一路高歌,相繼摘得5A級旅游區、世界地質公園的“桂冠”。在天柱山龍頭帶動下,全域旅游春潮奔涌,去年喜獲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、安徽省旅游強縣等金字招牌。
回首走過的歷程,我們感慨萬千。近年來,我市緊緊圍繞“生態立市、旅游興市”主戰略,吹響了“全域旅游、全景潛山”的號角,通過強化黨政主導、推進項目建設、完善公共服務、豐富旅游產品、加大品牌創建、加強宣傳營銷等一系列舉措,精心打造“風景觀光、休閑度假、特色鄉村、歷史人文”四大旅游板塊,旅游業發展呈現速度加快、結構優化、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,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總收入均呈兩位數增長,綜合實力穩居全省旅游第一方陣,全市3A級以上景區發展到15家,其中4A級景區4家。潛山旅游正從“一枝獨秀”走向“春色滿園”,從“景點旅游”走向“全域旅游”。
旅游是潛山的最大優勢和最靚名片,旅游讓潛山成為全國第一家以特色縣途徑申報成功撤縣設市。旅游為設市“加分”、設市為旅游添彩。潛山以“市”的姿態重新走入全國、世界的視野,站在“市”的起點,我們不僅看到的是機遇,更有挑戰。
市委常委、天柱山管委會副主任涂高生指出:“與兄弟縣市比,我們旅游經濟總量還不大、旅游產品結構還比較單一、旅游市場主體弱小仍是面臨最大問題和挑戰。”
“目前,我們仍是以山水觀光游為主打產品,文化、休閑旅游項目開發相對滯后,產業鏈還沒有真正形成,仍處門票經濟階段。”一位旅游界老領導的話直指潛山旅游的“痛點”。
“天柱山旅游資源豐富,但與黃山、九華山相比,游客量差距較大,說明我們在品牌宣傳、營銷機制方面還存在問題。”一位旅行社負責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。
“到天柱山旅游,上山轉一圈最快半天時間,留不住游客,要延長旅游產業鏈,真正實現山上看、山下住、周邊玩”。一位天柱山導游提出自己的建議。
我們怎么辦?在撤縣設市大會上,市委書記張勁松明確提出:“彰顯全域旅游特色,以天柱山為龍頭、以皖文化為內涵,建設‘天柱山大旅游經濟圈’,爭創中國旅游強市,打造國內一流、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,為全國旅游特色市發展提供示范標桿。” 這是新目標,也是動員令。
文化旅游已列為潛山發展的首位產業。前不久在南京召開的天柱山旅游座談會上,專家學者獻計獻策,大家一致認為,要按照“首位產業、首位政策、首位推動、首位招商”的工作思路,集中優勢要素資源,構建“產業圍繞旅游轉、產品圍繞旅游造、結構圍繞旅游調、功能圍繞旅游配、民生圍繞旅游興” 的發展格局,推動潛山經濟社會綠色崛起、轉型發展。下一步,潛山旅游如何發展?相關部門、社會各界也紛紛提出建議。
規劃要“融”起來
“旅游是長線投資,必須要長遠規劃;做強潛山全域旅游,需要長遠統一的規劃來引領。”一位旅游投資者談到。
市規劃局一位負責同志建議,堅持“旅游+”、“+旅游”的思路,將旅游發展理念融入各項規劃中,做到土地利用、城鄉建設、道路交通等規劃與全域旅游規劃相銜接;在各類工程項目建設中充分考慮旅游發展需要,體現旅游元素。”
市旅發委一位負責同志認為,當前國家層面文化旅游已實現融合,潛山文化、旅游資源豐富,文旅融合相得益彰,作為“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”的重要區域,文旅融合規劃也要盡快統一編制,充分體現文旅融合的方向。
市美麗辦負責同志建議,潛山是國家美好鄉村綜合標準化示范縣、全國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縣、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、“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”首批創建單位,鄉村旅游發展潛力很大,要按照‘景城一體、城鄉一體、全域布局、產業互補’的思路,發展全域旅游,變美麗鄉村為美麗經濟。
龍頭要“強”起來
堅持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做強“山水、文化”旅游業態,已成為潛山旅游界的共識。
縣委十四屆七次全體(擴大)會議提出:“潛山以旅游特色縣申報撤縣設市,我們在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上必須有所作為,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要確保成功,天柱山改制上市工作要抓緊推進、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要持續對接。”
作為旅游龍頭天柱山,如何做大做強?市旅發委負責同志提出,天柱山作為安徽三大名山之一,客觀上對游客的吸引力巨大,市場潛力也很巨大。把潛力變成實力,就必須大力挖掘這個市場,當前要搶抓設市機遇,增加有效供給,提升旅游品質,以口碑贏得新游客、回頭客。
項目建設是旅游發展的基礎和關鍵,市招商局負責同志提出,撤縣設市為潛山發展搭建了更高更好的平臺,最直接的是知名度、美譽度提高了,在對外話語權更有分量,比較優勢更加明顯。要把招商引資作為旅游業發展的第一引擎和動力,加快編制、申報一批規模大、質量高的重點旅游項目,引入大企業和大資本進入旅游業,培育一批旅游領軍企業,構建“大旅游、大市場、大產業”格局。
據悉,我市正在推進一批旅游項目,拉通天柱山景區環線道路,加快天柱山入口服務區建設、茶莊集鎮改造,實施天柱山俄羅斯村、龍潭河景區綜合開發、東關新游線等重大項目,引進煉丹湖高山潛水、低空飛行旅游等新業態,進一步擴充核心景區容量。大力開發山岳觀光、地質科考、研學旅行、生態養生等精品線路,增強天柱山品牌吸引力和“龍頭”帶動力。
品牌要“響”起來
“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時代,旅游宣傳營銷,既要做品質、做情懷,也要找賣點、博眼球。”天柱山營銷中心一位負責人這么理解。“潛山旅游、天柱山旅游是一個整體品牌,宣傳上要統一推介,營銷上各景區景點既要協同、也要各顯神通。”一位民營景區的負責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。
旅游品牌如何打造?天管會、市旅發委負責同志介紹,下一步,將繼續瞄準央視、人民網、新華社等高端媒體,全方位、多渠道、大密度開展天柱山旅游品牌形象宣傳,提升天柱山品牌的知曉度和影響力;進駐鳳凰、騰訊、新浪等門戶網站,選擇今日頭條、抖音、西瓜視頻等新興平臺,策劃一批有影響力的營銷案例,廣泛吸引社會關注;每年組織大型文化旅游節慶活動,打造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文化節慶旅游品牌。加強與省內外及周邊景區合作聯動,推動區域旅游產品合作開發;加強與境外旅游機構聯系,主動融入中俄“兩河流域”戰略合作,積極開拓東南亞、歐美等長線旅游市場;鼓勵和引導旅游景區、旅行社、旅游飯店與全國“百強”旅行社、省內外旅游車船公司等組建經營聯合體,進一步擴大和穩固客源市場。
景區要“串”起來
一位來天柱山的游客建議,“我經常來天柱山,這次購買了‘全域旅游年卡’,198元全年無限次游覽20個景區景點,非常劃算,潛山這種做法很好,不僅優惠了游客,而且帶動了周邊景區發展,希望這項政策長期進行下去。”
景區快速通達是發展全域旅游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,市交運局負責同志介紹,按照“半小時上高速,一小時上高鐵”的要求,推進連接市區、快接高鐵、環接市域5個高速出口的景區通達路網,實施交通干線與鄉村旅游點“最后一公里”通達工程,實現天柱山的前后山、水吼山區和黃柏山區、山上和山下、景區與景區之間快速通達,實現“串珠成鏈”。
鄉村旅游要體現特色,據市住建局了解,下一步將按照“旅游+鄉村”思路,按3A級以上景區標準建設一批環境優美、宜居宜游的美麗鄉村,堅持“點上出彩、線上優美、面上風景”,打造野寨-痘姆-黃鋪沿線“色彩農林”景觀、潛水河“百里山水畫廊”等4條鄉村旅游示范帶;打造黃鋪田園綜合體和官莊“中國美麗田園”景觀。培育一批內涵豐富、業態多元、文化多樣的休閑農莊、特色農家樂、鄉村民宿和鄉村旅游特色村。
如何做活水文章?據市水利局了解,下一步將高標準規劃建設滸山湖景區和潛水“十里綠道銀灘”,啟動皖水與梅河、雪湖聯通工程建設。依托潛水、皖河、長河、大沙河等主干河道,加快流域綜合治理。加快建成一批生態水壩、觀水平臺、親水步道和親水景觀,為全域“山水”游增添亮點。
智慧旅游是旅游的發展方向,一位多年從事旅行社業務的人士建議,建設集全縣旅游信息發布、電子商務于一體的智慧旅游綜合性平臺,把分散的景區集中起來,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區、智慧旅游企業,利用大數據、云平臺助推旅游發展。
要素要“多”起來
旅游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”六要素,過去人們耳熟能詳,但如今激發人們旅游動機的要素越來越多,這種新的旅游要素有人概括為商、養、學、閑、情、奇。我市具備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人文資源,如何做活“文化”“養生”兩篇文章,成為不少旅游人士關注的熱點。
“薛家崗遺址、山谷流泉摩崖石刻、三祖寺、皖光苑、程長庚及張恨水故居則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,我們要充分挖掘、保護和利用,把分散的文化景點組成精品文化游線,融入到天柱山旅游線路中。”文化委一位負責同志建議。
度假區負責同志建議,度假區應重點推進商務中心區、文化產業創意園區、大型實景演藝等旅游載體落地建設,通過豐富旅游系列產品,讓游客能吃、能住、能玩、能看。
“最近,天柱山舉辦國際長板速降大賽,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,無疑對潛山旅游產生積極影響。”體育界人士呼吁,進一步依托山區、圩區、畈區融為一體的獨特地形地貌,發展天柱山養生功、溯溪、攀巖、漂流、山地車等戶外體育運動,舉辦各類賽事活動,豐富潛山旅游的內涵。
服務要“優”起來
游客高興,旅游才滿意。“我們要牢固樹立以游客為中心的旅游服務意識,一方面將心比心,換位思考,優化旅游服務,以游客為中心,想游客之所想,急游客之所急,辦游客之所需;另一方面用心用情建好涉旅工程,創新旅游產品,打造特色旅游服務。”一位資深導游這么認為。
“對于拉客宰客,賺小錢,賠大本,給潛山抹黑的,要嚴肅查處,共同維護好、打造好我們潛山全域旅游的良好形象。”一位旅游經營者建議。對下一步如何做優旅游服務,天管會一位負責同志介紹,要充分發揮旅游警察大隊、旅游市監分局、旅游巡回法庭作用,加大對拉客、宰客人員的處理力度,加大對強買強賣、欺行霸市、欺騙旅游消費者等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查處,維護良好的旅游秩序和潛山旅游形象。
優化旅游服務,不僅涉及旅游部門、旅游企業,與我們每一個單位、每一個人都緊密相關,人人都是旅游形象,處處都是旅游環境。市文明辦負責同志建議,要引導自覺發揚主人翁精神,當作旅游事業的一分子,當好東道主,喜迎八方客,成為潛山旅游發展的“活名片”。